
詹姆斯・艾伦看到了人的本质,他规劝说:“请拔除自己心灵这个庭院中的杂草,耕耘庭院,播种自己希望的、美丽的花草,精心地浇灌,施肥,管理。”我想对詹姆斯・艾伦的话做进一步的简明扼要的说明。否则,这样的道理很难付诸实践。我曾给大家讲过,人的心灵构造可以看做以真我为中心的多层同心圆,真我的外面是自我、感性、知性。但是,心灵的中心同居着“真我”与“自我”,这两者在争斗。我认为,这样的描述易于让我们理解人心的本质。所谓“真我”,它充满着爱、真诚与和谐,它可以用真善美这个词来表达,它美好无比。天台佛教中,有“山川草木悉皆成佛”的说法。山也好、川也好、草也好、木也好,森罗万象,世间万物,皆驻宿着佛性。这个世界上,不管生物还是非生物,全都像佛一样,具备优雅的、满怀慈悲的、关爱他人的高层次的心灵。与这种高层次的“真我”相对应,所谓“自我”则是基于本能的,就是说,只要对自己有利就好。比如憎恶、嫉妒、贪婪、虚荣、猜忌,还有自恋等表现。如果说“真我”是高层次的自我,那么“自我”就是低层次的自我。同时,也可以把“真我”称为利他之心,把“自我”称为利己之心。利他之心就是关爱、救助他人之心;
利己之心就是只要自己好就行的自私自利之心。
比如,在挤满人的地铁里,自己疲惫地坐在座位上。但眼前站着一位老太太。这时,虽然自己很累,想装作看不见,但还是觉得不妥,于是站起来给她让座,说:“您请坐。”“您太谦让了!”老太太很是感谢,并客气地说:“没事的,您坐吧。”于是老太太坐了下 来。虽然自己脚腿酸痛,拉着吊环站着,但听到老太太的感谢,心情也随之舒畅起来。应该有人有过这样的体验吧。

这种心情和享用美食、身着华服时欲望得到满足的高兴有所不同,这是一种更为淡泊、恬静的喜悦。利他能让人感受到这种喜悦。也就是说,利他的喜悦和利己得到满足的喜悦是很不一样的,这是一种让人心情非常舒畅的东西。
但是,人并不是天生就这么好心肠的,往往难以把“利他之心”发扬出来。但从本质上而言,大家都是利他的,只是这种利他会随着年龄的增长,逐渐被利己所覆盖,利己会逐渐占上风,但人的本性却是利他的。
“心怀利他,勤奋刻苦”必将改变人格,给人带来幸运。

时刻告诫自己抑制利己,心生利他,只要这样持续努力下去,人格就会得到改善,人也会变得令人如沐春风,还会得到周围人的评价“这个人与10年、20年前简直判若两人”,甚至连面相都会发生变化。
人的容貌是天生的,但相貌、表情却在不断变化。相貌是心灵的镜子,如果时刻塑造、美化心灵,相貌也会变得美丽起来。不知什么原因,年纪大了,我变得连虫子也不忍心杀死。一般人家里发现蟑螂,都会挥舞着笤帚拍打,我却下不了手。不仅蟑螂,我连蚊子也不忍心打死。如果蚊子来吸我的血,“去!到一边去!”我最多挥挥手将它赶跑。我家周围自然环境比较多,常有山蜂之类的飞来。园艺师说“这些山蜂很危险,要马上把它们赶走”,但当它们飞到我身边时,我既不驱赶,也不躲闪,而它们也从未伤害过我。还有,夏天外出时,有时会突然遇到雷阵雨,而我却满心欢喜。在毒辣的日头的照射下,沥青缝隙间长出的野草因为缺水而垂头丧气,正在这时,突然天降甘霖,我似乎能听到野草欢乐的笑声。在我正打算出门的时候遇到骤雨,本来对我来说很不方便,但因为听到植物欢喜的声音,我不禁感叹“下雨真好啊”。一个人只要时常告诫自己抑制利己心,发挥利他心,他的人格就会逐渐改变。同时,他还能得到自然和宇宙的帮助,这并不是什么超能力或超自然现象,只是人在现实中的运气会逐渐好转。以前常常遭遇失败和障碍,如今却变得顺利起来。一个人的人格发生变化,运气也会随之而来。